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甲级俱乐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甲级俱乐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比利时足球俱乐部三大豪门
比利时足球甲级联赛创建于1895年,安德莱赫特足球俱乐部是联赛最成功的俱乐部,曾32次夺得联赛冠军,之后的为布鲁日足球俱乐部 (13次), 皇家比利时联合足球俱乐部 (联盟队,现今已经不存在)(11次),标准列日足球俱乐部(10次)。
题主问“同是实行俱乐部制,也都是实行甲级联赛制,中国足球与欧美强国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咱们中国足球何止是“甲级联赛”?早就是“超级联赛”了,然而……咱们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因为咱们有联赛欧美足球强国也有联赛,咱们就说,咱们的俱乐部制度跟人家的俱乐部制度一样。
就好比在近代的时候,英国也有君主,清朝也有君主,你能说大清帝国的制度跟日不落帝国的制度一样吗?
同样的道理咱们可以放在足球联赛上,同样是自己的俱乐部制,同样是升降级制度,但人家搞的是全民足球(本文由绿茵守望者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欢迎关注,转载请联系作者),搞的是真正的“职业化”,而咱们搞的是“伪职业化”,俱乐部完全靠金主砸钱来赚吆喝,基层足球根本没有基本的收益可言,到头来谁肯搞青训?
别看中超联赛这样的金字塔顶端整天买外援买好嗨哦,咱们要看看咱们基层足球跟人家足球发达地区基层足球的差距有多大,这些才是足球发展的基石!咱们连基本的足球人口都没有,拿什么跟人家比?
你觉得中国足球为什么始终搞不起来呢?欢迎一起讨论。
首先我认为,中国足球与欧美强国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因为问题中提到了俱乐部、联赛制,所以我的回答也就从联赛建设的几个方面谈吧。
一、硬件设施
我们来看一下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球场和草皮是什么样子:
西甲诺坎普球场
意甲圣西罗球场
德甲安联球场
其次再看看日韩:
大阪钢巴市立吹田足球场
汉城2002世界杯球场
最后看一下中超场地:
广州恒大天河体育场:
大连一方主场(2018)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很多都是带有跑道的综合性体育场,球迷观赛的视觉感受远不如专业化球场带来的冲击强烈。同时一些球场的草皮在有些季节如同草地一般,这对比赛的质量和观赛感受同样有极大的影响。中超大部分球队球场的管理权、改造权和使用权都归属当地体育局,俱乐部仅有体育场的当轮比赛的球场使用权。而五大联赛绝大多数球队的主场所有权是属于俱乐部自己的,一般都是专业化的足球场地。
二、上座率
在欧洲五大联赛18/19赛季的场均观众人数,德甲以4.27万人排名榜首,随后分别是英超(3.81万),西甲(2.69万),意甲(2.5万)和法甲(2.28万)。
中超方面,前十二轮共进行了95场比赛,场均上座24244人。
单从上座人数来看,中超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中超目前的现状是观众多,而上座率低,观众人数只是统计数字,受球场容量和票价等条件制约,例如18/19赛季德甲降级球队纽伦堡,场均人数为40073人,纽伦堡主场易贷体育场一共有44308个座位,上座率达到90.4%;再例如18/19赛季英超中游球队球队沃特福德,场均人数为20174人,沃特福德主场维卡拉格路体育场可容纳22000名观众,所以上座率为91.7%。另外拜仁场均100%的上座率就更不用说了。
而中超方面,平均观众人数多也是首先占了球场大的优势。例如广州恒大,场均观众有4.4万,相对于天河体育场的6万座位,上座率为73%;北京国安场均观众数为40426,排名中超第2,相对于工人体育场的6.2万座位,上座率为64%;场均人数排名第5的江苏苏宁,平均每场约有3万人到场,相对于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的6.3万座位,上座率仅为47%。
三、转播方面
中超公司在2015年9月正式宣布体奥动力公司成为“2016-2020年中超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伙伴”,5年要支付80亿元人民币,年均16亿元人民币,这与15年当年的版权费相比上涨了20倍。尽管这一数字当时被业内惊呼为“天价”,但与欧洲五大联赛相比,这一数字还有明显的差距。
2015年英超联赛宣布16-19年三个赛季本土转播权卖出51.36亿英镑,约合 69亿欧元,平均每个赛季高达23亿欧元,这是目前足球联赛版权费的最高历史纪录,相当于中超联赛的10倍。西甲联赛每个赛季转播权交易总价约为8亿欧元,约合5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超联赛的3.5倍。意甲联赛相当于中超的4倍。
与价格相对应的是转播画面的质量。平时看五大联赛的球迷可以注意到,五大联赛转播的画面质量非常高,转播角度看的也很舒服;而中超比赛感觉不如五大联赛那样高清,转播角度也有问题。
法甲转播画面
中超转播画面
四、球队数
中超联赛的球队数为16,而除了德甲是18之外,英超、西甲、意甲都是20支,日职联球队也有18支。个人认为球队数目多可以拉长联赛持续时间,增加比赛场次。但是外界也有观点认为球队数量少可以提升联赛的竞争力,提高联赛质量。
五、青训体制
我认为青训体制是一个俱乐部,乃至一个国家提升竞技水平的关键。上赛季,中国足协还要求中超、中甲俱乐部除了拥有一线队和预备队外,必须配备U19、U17、U15、U14、U13五个级别梯队,之后也许会达到七级或者九级。
关于建立九级梯队,中超球队没有直接经验,但是五大联赛间接经验比比皆是,例如可以参考下的皇马,他们的青训系统就极为发达,分有14级梯队,从7-19岁,卡斯蒂亚,最后是皇马一线队。
其实我们要明白青训不仅仅是为球队培养后备力量,它更应该是一门“生意”,比如中国球员林良铭进入皇马U18青年队,即使未来即使不能为皇马效力,也是可以出售给其他球队获取利益的。
六、外援政策
2019年中超联赛的外援注册名额为最多为4人,报4上3。我们再看看欧洲五大联赛对于外援和本土球员的规定:英超无外援限制但要求劳工证,同时本土球员至少8人;德甲外援限制4人,报4上3;西甲外援限制3人;法甲外援限制4人,报4上3;意甲外援无限制,但是每场比赛只能上3人。
整体来看,五大联赛的外援政策还是比较开放的,这就对队内的本土球员的能力提高了要求,也提升了联赛的观赏性。现阶段中超是否应该开放外援政策,我认为不可行,还得观望个3-4年。
其余的球员身价、球队整体实力就不说了,没有可比性。以上的几点并不全面,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一、球票收入,高水平联赛的球票不便宜的。特别是位置好、包厢等票,一般都是包年出售了。
二、商业广告,比如主场冠名,主场比赛主要广告牌,各类球衣广告,一切会被大众关注的场地、背景、场合都可以赞助。
三、是转播分成,这个数额是大的没边的,比如中超这些比赛,因为运作好,一年的分成很多很多。
四、商业活动收入,比如周边商品开发、出席商业活动和球队与其他厂商的商业合作等等。
中国的基本都亏钱,国外应该有赚的。国内的俱乐部基本上都是拿球队作为自己在当地获取某些资源的工具,俱乐部的亏损投资人想法设法通过其他的途径弥补回来。离国外的真正俱乐部的差距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按现在的套路看,没有。
但庄毅是真正热爱足球,并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且已被验证。
我相信,如果有创造奇迹的机会,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我希望,如果一定有人会创造奇迹,就让他是庄毅吧!
沈阳球迷感谢庄毅,也许没有庄毅也就没有城建队,也就没有沈阳阔别已久的职业队。当天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到场祝贺。球迷希望政府能够大力支持,也希望在东北经济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有好的企业能给接手或者注资。。
第一,城建已经冲甲成功。
第二,城建从低级联赛,一步步冲到甲级,从运营上应该没有问题.
第三,冲甲后,投入必然加大,球队的价值也同步提升,目前,振兴东北势头开始了,必然有大企业会关注这样一个良性球队。
第四,球队没有历史拖累,筹措资金不会有大问题。
大胆设想一次,城建将辽足收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甲级俱乐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甲级俱乐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